- 郭伟和;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做好群众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群众认可和拥戴的根本途径。群众工作是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群众工作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思想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中,从而增强党的领导和群众支持。新时代的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守正创新,既坚持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新时代新兴领域的特征和群众需求,通过厘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的专业化创新提升服务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党在基层社区、“两企三新”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2025年04期 No.319 38-53+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吕洁琼;
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中的技术倾向日益明显,激活并回归社会工作的社会性,厘清社会工作“社会”的实质内涵也愈发重要。本研究在反思社会工作转型发展的基础上,以结构、关系和情境三重面向阐释社会工作的“社会”意涵:结构面向以批判的视野用行动来回应宏大的社会问题;关系面向注重以改良的逻辑用调适的方式来维持关系平衡、促进社会团结;情境面向则突出以批判反思的行动来响应差异化需求。结合“社会”的结构、关系和情境三重面向的实质内涵,社会工作应盘活关系和资源以加强合作,借助社区的志愿精神来激发公共性,在微观与宏观、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不断厘清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优势,发挥社会工作的“社会”优势,以适应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时代需要。
2025年04期 No.319 54-71+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 袁小平;吕佳琪;
贫困代际传递是阻滞社会公平与发展的结构性难题。现有研究因未能统合家庭与儿童的互动机制,干预策略呈现单维聚焦困境,政策系统性效能较弱。本文基于家庭本位和儿童本位双重阻断范式,构建政策分析框架,运用历史制度主义与政策文本分析法,系统梳理我国贫困代际传递阻断政策的演进脉络。从政策对象、内容导向、供给生态、递送逻辑等方面总结政策特征,剖析政策脱嵌、系统孤岛、机制缺位、执行悖论等深层困境。在整合式福利治理理论指导下,构建“家庭赋能+儿童发展”协同机制,通过优化阻断路径,升级福利供给生态,搭建多中心联动治理网络,创新动态评估系统,实现贫困代际传递阻断政策的战略性超越。
2025年04期 No.319 72-93+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曹义杰;刘荣;
在开启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的战略转型之际,如何构建高效相对贫困政策体系,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本研究分析认为,当前,相对贫困治理实践存在着标准划定与识别、低收入群体持续稳定增收、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和非均衡、城乡融合发展难、贫困对象内生动力缺失、多元主体协同难等困境。相对贫困治理政策要实现战略变革,其过程应特别重视从地方性到国家整体性、经济领域到经济与社会领域、生计型到发展型、超常规性到常规性、农村到城乡、扶贫到防贫的系统性转向。从而推进贫困治理范式与机制的整体转型,构建起目标分层与制度整合、动能转换与结构优化、空间重构与韧性培育、协同网络与动态调适的四位一体政策体系。
2025年04期 No.319 94-110+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